认识天长市工业学校发表时间:2024-11-18 16:27 在滁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天长市西城区),有一所常被误解的学校—— 天长市工业学校。长久以来,社会上存在一种偏见,认为这里招收的是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,是所谓的 “低分学生”,仿佛来到这里读书就意味着没有希望和出路,甚至家长们也因此感觉低人一等,这种观念曾经也影响着我。然而,2024 年 11 月 6 日,天长市老科协部分常务理事和文教工委会员对该校的短暂考察,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。 一、一本校史—— 职业教育史 这所学校有着丰富的历史沿革。它最初名为天长县农业职业学校,于石梁选址建校,当年便招收了初级农技和中级农技两个班。1965 年,学校迁往上泊湖,此后在不同时期先后更名为天长县五七农业学校、天长县五七大学(我曾是 1973 级高中甲班学生)、天长师范学校、天长县教师进修学校、天长市职业教育中心。2013 年,学校正式成立天长市工业学校,并于 2014 年迁至现址。2006年技工学校并入,2021 年,升格为高级技工学校。 在这 60 年的发展历程中,学校开设了众多类型的班级和培训项目。从师资训练班、机电、农技、畜牧兽医、医药卫生班,到拖拉机驾驶员训练班、师范班、高中班、艺体班,再到小学教师进修班、初中英语教师培训班、幼儿师范班、中师函授和卫星电视中师面授辅导及换证培训班等,涵盖了公、民办小学教师的学历补偿教育和补学教育专业理论班、小学校长和幼儿园园长进修岗位培训班、紧缺学科师资培训班、驾驶教练员培训班、“淘掌柜” 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程和农村党员 “双技” 培训班、村级干部心理健康专题培训班等。如今,工业学校每年的招生计划在 2000 人以上,设有 26 个专业,在校学生达 6000 多人。60 年来,学校一直坚守在职业教育领域,为地方教育和发展做出了持续贡献。 二、正确定位,建设家乡人才的摇篮 现任党委书记周福松是学校的年轻老教师,有着近 30 年的教育生涯,仅离开过该校两年半(在铜城中学任职校长),他对职业教育有着深刻而独到的见解。他指出,普通教育培养的人才面向全国乃至全球,这些学子虽心系家乡,但人在远方。若无人建设家乡,天长的发展将受影响,久而久之,他们对家乡的情感也会逐渐淡化。而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建设家乡的人才,二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 为了培养出建设家乡的能手,学校在技能培养方面成绩斐然。自 2016 年以来,在安徽省中职技能大赛中,学校学生共获得金牌 47 块、银牌 86 块、铜牌 83 块。在国赛中,也捧回金牌 3 块、银牌 12 块、铜牌 19 块,其中 2023 年国赛获金牌 1 块、银牌和铜牌各 3 块,总成绩在全国 928 所获奖学校中名列第 14 位,位列安徽省第一名。凭借优异的技能成绩,有 78 名获奖学生获得保送资格,被本科院校录取。这些学生在毕业后,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。比如曹玉石,他从学校机电专业毕业后进入天康集团,在工作中充分运用在校所学知识和技能,于 2024 年被天长市总工会评为 “天长十佳工匠”,成为优秀毕业生建设家乡的代表。 三、民之所盼,我之所为 “我们的最高分,就是他们的最低分”,这是对工业学校招生情况的真实写照。面对中考落榜生,如何让这些 “低分生” 拥有技能、具备谋生手段和发展出路,让家长放心,是学校领导班子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。光喊口号无济于事,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取得显著效果,赢得学生和家长的认可。“民之所盼,我之所为” 是该校的办学理念,围绕这一理念,学校采取了诸多行之有效的办法。 (一)因材施教,激发潜力 学校深知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,只是在传统的中考评价体系中未被充分发掘。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,教师们精心设计课程。对于喜欢动手操作的学生,加大实践课程比例,如在机电专业,安排更多的设备拆装、故障检修实践项目;对于有商业兴趣的学生,在电子商务专业开展真实的电商运营模拟项目,让学生从选品、营销到客服等环节都能亲身体验。通过这种方式,让学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找到自信和乐趣,激发学习潜力。 (二)严格管理,规范行为 曾经,学校存在部分学生行为较为散漫的情况,甚至出现学生携带管制刀具、时常发生械斗等严重问题。为改变这一局面,学校实施了严格的管理制度。一方面,加强校园安全检查,严禁学生携带危险物品入校;另一方面,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行为规范考核机制,对于违反纪律的行为及时进行教育和纠正。同时,配备了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,对有情绪问题或心理困扰的学生进行疏导,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。 (三)师资建设,保障质量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,因为优秀的教师是教育质量的关键。学校不仅积极引进具有丰富行业经验和专业技能的教师,还定期组织在职教师参加培训和进修。例如,安排汽修专业教师到知名汽车维修企业实践学习,了解最新的汽车维修技术和工艺;组织计算机专业教师参加编程和网络安全培训,提升教学水平。通过这些措施,确保教师能够传授给学生最前沿、实用的知识和技能。 (四)校企合作,拓宽出路 为了让学生毕业后有更好的出路,学校积极与企业开展深度合作。与本地多家企业建立了实习和就业基地,如与电子企业合作,为电子专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,让他们在实践中熟悉生产流程和工艺标准;与机械制造企业合作,安排机电专业学生参与设备维护和生产操作,培养他们的实际工作能力。同时,学校还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置和教学指导,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企业需求。 (五)社团活动,丰富生活 除了学习和技能培养,学校还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。成立了各种社团,如书法社团、舞蹈社团、科技创新社团等。在科技创新社团,学生们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,锻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;书法和舞蹈社团则为有艺术兴趣的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,丰富了课余生活,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兴趣爱好。 通过这些努力,天长市工业学校将曾经被视为“调皮鬼子” 的学生引上了正道,让他们成为有技能、有素养、能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才。 天长市老科协姜金富 邬亚东 2024.11.15 下一篇真服务 真合作
|